第192章 年前(2)(1/2)
进京干什么?>
反正不是请客吃饭。>
而是要全大明,刚选拔出来的五千多名乡所之长,参观皮庙场。>
从大明开国到现在,起码几千张风干的人皮,都在皮庙场那边挂着呢。>
贪污五十两以上就剥皮充草,以后谁敢在百姓的粮税上做手脚,自己掂量!>
不但要他们看,而且这几千张人皮在他们看完之后,交给工部,做成几千张人皮褥子,让这些人带回去。>
就放在他们椅子下面,让他们每天都坐在上面。>
想在粮税上做手脚,下一个被人坐的就是你!>
另外,年前还有最后一批涉及各地官仓舞弊案的人犯要被处决,也都让这几千名乡所之长亲眼去看。>
看看什么是凌迟。>
看看什么是活剐。>
看看什么叫求死不能。>
人,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才能做好人。>
官,更要有敬畏之心才能做好官。>
朱家皇帝这就这个性子,眼里不揉沙子。>
而除却这件事之外,年关将至之前,朱允熥这个皇帝还有几件事要做。>
祭祖,祭天。>
赏赐文武官员。>
巡阅京营军兵。>
给各藩国去诏,恭贺新年。>
接见各国使臣,接受贡礼。>
在诸多的事宜之中,朱允熥选择了先巡阅武学。>
是他当年跟老爷子建议的并且亲自督办修建的武学。>
当初种下的种子,现在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
腊月十一,小寒。>
乾清宫外,郑国公常升,魏国公徐辉祖,保国公蓝春,曹国公李景隆,颍国公傅让,信国公汤軏等人,俱是一身戎装。>
在乾清门之外,则是数十名同样戎装的军侯。>
放眼望去满是雄壮之色,盔甲鲜明。>
整个紫禁城寂静无声,但却又仿佛弥漫着无限的金戈铁马。>
荣成伯邓平微微跛脚,站在乾清宫门前,环视一圈。>
“皇上起架!”>
“臣等恭迎皇上!”>
呼啦,铁甲叶子轰然作响,所有公侯单膝跪地。>
一只祥云靴,缓缓踏出门口。>
然后朱允熥身着束腰的大红色五爪金龙袍服,头戴黑纱冠,腰配玉带,满是威严的跨步过来。>
在他身后,是小一号的六斤,小眼睛锃明瓦亮滴流乱转。>
“平身!”>
“谢万岁!”>
随后朱允熥牵着六斤登上肩舆,浩荡的仪仗从乾清门走午门....朝皇城外驶去!>
~~>
大明武学就建在钟山之侧,紧挨着驻军的大营。>
京师共有十九万驻军,但不都驻扎在应天府中,可是驻扎在此处的,一定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武学的位置和京营是齐平的,而在它们之前则是香火不断的大明英烈祠。>
要去京营和武学的正门,必须要经过英烈祠。>
祠中舒丈高的白塔犹如擎天柱,那里面供奉的都是大明战死将士的骨灰。>
大汉有麒麟阁和云台,大唐有凌烟阁。>
而大明有功臣庙还有英烈祠。>
任何时代,后人都不能忘记前人的功劳。因为后人一切的安定繁荣,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乃至血肉之上。>
~>
英烈祠正门前,驸马都稍荣国公梅殷,已带着八十名武学当中,精挑细选品学兼优之士,恭迎于此。>
远远的见到皇帝的仪仗,梅殷率人单膝跪倒,“臣等恭迎皇上!”>
“停!”>
仪仗在英烈祠硕大辉煌的正门前停住。>
正门一侧立着石碑,左侧上书唐太宗昔日之话,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
右侧则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皇上!”>
邓平推开肩舆的侧门,侧身恭迎。>
朱允熥没有第一时间下来,而是看着武学门前的石碑,若有所思。>
“朕以前曾说过,英烈祠之香火,每逢佳节必派遣皇族子弟前来祭拜!”朱允熥缓缓说道,“文官落轿武官下马,难以表示尊荣!”>
说着,站在石碑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声道,“万千英魂铸造今日之太平盛世,百万英烈方有今日之大明....从今以后,凡祭奠之日。皇帝亲至,亦要步行入内,以示尊荣。”>
“自朕始,传于后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祖父是朱元璋无错版】最新更新章节〖第192章 年前(2)〗地址https://wap.xbqg99.net/495/4958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