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创办兰陵书社!(2/6)



贾琮摇头:“正在看,有不懂的地方圈了。

还得多谢宝姐姐,送来的那些经史、旧文。”

人情世故上,宝钗可谓滴水不漏,尽善尽美。

她送礼物从来不会厚此薄彼,基本都是人人有份的。

像赵姨娘、贾环这些人都有,这样。

既不会显得看轻了谁,又不会看重了谁,贾琮也在此列。

另外,她和贾宝玉可以促膝长谈,毕竟是两姨表姐弟,血缘亲。

有贾母宠爱着,自然都没什么。

贾琮则就不行了,就算是谈话、聊天。

她也只会选择在这种人多的、正大光明的场合。

而且,聊天只限于学问、见识,一概不提各家事。

宝钗愿意同他说话,一是因为贾琮的上进态度,符合她理念。

二是因为几次接触下来,发觉他的某些见识,竟不在去世的父亲之下。

仅此而已。

薛宝钗微笑着摇头,轻声问道:“你的时文应该足以应付县试了,不过......你的字不大雅观。

琮兄弟,你的那位老师没有教你练字吗?现在还是唐人笔法?”

贾琮皱眉道:“秦先生和我的意思是过得去就可以了。

我现在临摹的,的确还是颜真卿的《祭侄碑》。”

虽然前世有练习书法,但也只是爱好而已,他可没想过要成为书法家的。

薛宝钗闻言,螓首微摇道:“不然,练得一手好字,于科考之中也很重要的。

倘若书法上乘,常言道;字迹犹如其人,总能影响考官取舍的。

你说考官最看重破题,这也对,也不对。

需知文章,最先入考官之眼的是什么?是字!”

良言忠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贾琮暗想:前世中考、高考的作文,不就和八股文有些许共通之处

见他沉思不语,显然是听进去了。

宝钗淡淡一笑,又道:“唐人注重结构,宋人注重意趣,你选唐人本是极好的。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名家。

后来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皆难有超越的

可这练字一道也讲就法子,就是没有上好的宣纸、湖笔、徽墨。

只要有了法子,也是能练成,临摹,不单是正面,背面也可以。

第一次临摹记下,第二次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