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千呼万唤(1/4)
承元二十六年五月。
今年夏天仿佛来得比较快,时间才是初夏便已热得人直流汗了。
京郊官道上,火热的阳光将路石照得滚烫无比。又是一年百官入京述职之时,官道上朱轮與车来往不绝,车轮碾过,扬起一阵干燥的烟尘。
其中最显眼的乃是一队朱紫四銮與车领头的入京车队。
大周朝王爵定制,只有侯、伯爵位者方用四銮與车,位至国公者可用六銮。而皇室成员,郡公用四銮,郡王用六銮,太子、亲王用八銮,帝王尊者用的便是最高的九銮。
再看與车上的虎豹雕花,乃是四品武官的身份代表。光这一辆與车,就已足够判断这队主人的身份了。
太平盛世,武官升迁都得按资排辈,自然艰难。因无战事,就连朝中正一品的太尉之职也已空缺多年,故而这四品在武官中已是难得的高位。更何况这一位不但有了四品官职,身上还有着不是伯就是侯的爵位。
大周几任皇帝对授爵一事都远比前朝谨慎的多,不光定下“非功在社稷者不得授爵”这样严格的规矩,还取消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传承制度,就连历来皇后的娘家可得的世袭三代而降爵的承恩侯也被改为袭一代而降爵的承恩伯。
甚至皇帝自己的儿子,都不同于前朝的皇子那般一出生就有亲王爵。除却储君,其余皇子只能从郡公做起。皇子无功就只能十五承郡公,三十承郡王。换句话说,若非有功或是新帝加恩,皇子又老老实实不犯事的话,那终其一生就只能得个郡王位度过余生了。郡王与亲王别看只差一步,但前者是袭三代而降爵,后者却是可以袭五代而降爵的。这又岂是一步之差?
由此可知,当今大周朝内要以一介臣子之身得封一个爵位,该是多难的事。
若是对如今朝中颇有了解的人,稍一分析便知——在由南往北的入京官道上,四品武官,身上有或侯或伯的爵位,一行十几辆與车,必定是有家眷同行,又带着不少箱笼随行,想是调职入京、以后都会长居京中才是——京中符合这般条件的,只有过去十余年来一直长驻京外为官的忠勇伯赵毅了。
赵毅自承元十一年起便在外省谋官,一路做到正四品上的崇州府折冲都尉,过去一年多来因一直念着京中的忠勇伯老侯爷和老夫人年事已高,便给承元帝上了折子祈求入京为京官,以侍候家中老父老母颐养天年。承元帝念其至孝,便调了他入京。
这不,待崇州一切事务交接完毕,赵毅便带着夫人和外放后才出生的小女儿回京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谋心】最新更新章节〖第7章 千呼万唤〗地址https://wap.xbqg99.net/54/54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