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千秋2(1/2)
入了乾清宫才觉其实并未全如那太监所说,康熙是心情不好无疑,就连写字都蹙着眉目,但却全然未见阿哥们的踪影。怕是在我来此地的途中出宫去了。
“参见皇阿玛,皇阿玛吉祥!”我甩了甩帕子,福身请安道。
他并未抬头,只是咸淡不明的说道:“起身吧。”音淡若素,听不出一点喜恼。
杵站了许久也未听他有何吩咐,便转眼向一侧的李德全求救,他只是悄悄的摆了摆手,示意我不要着急。我便静静的等待康熙垂问,直到他书完手中一副丹青,搁笔之后才褪下挽起的袖子,踱步走了过来。
许久未认真细致的端详他的面容,偶然一望,才现他已经不复当年我见他时候的模样,虽然瘦削,却精神爽利,意气风,正是一展抱负,指点江山时候。
而今满头华生,满面露倦容。人说天上掌管岁月的神,是个最易遗忘之神,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生老病死,沧海桑田,久远到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月了。于是他给每个生灵做记号,就如树木的年轮,就如,人脸上眉梢,悄然而至的皱纹。
这条条纹路,不仅是岁月之神的刻纹,更是人的一生,历经百态的见证。亦是人的一生,走向黄土的预告。
忽然满心悲戚,那个永远在前运筹帷幄,为民夜夜秉烛的男子,原来也逃不过岁月的蹉跎。“觉得朕老了,对不对?”康熙现我盯着他怔怔出神,有些失落的说道。
“人都会老,都会死的。”眼睛有些酸涩,慌乱的低头不再看他,怕就此掉下泪来。
“呵呵,你倒是很奇特,旁人遇见朕问此问题,只会一味的说朕不老,说朕正当壮年,精虎猛,你竟这般坦然的说人都会老。”我知道他没有怪罪的意思,也不急着辩解,只淡淡说道:“众生平等,草木枯荣,人亦不能逃出此规则。”
“但这么些年来,朕好似未见你有半分老态,仍是当年乘着马车过神武门而入的女子。
他走至近前,睁着眼睛看了许久许久
“容颜未老,心却快枯了。”我亦不畏怯他的目光,直直的迎了上去。
他身形一震,本来微泯而笑的神情,若冻住一般,僵在嘴角,我狠狠的盯着他的双眸,直到他心虚退却,直到他愧疚闪避。
“似乎扯远了,朕此次唤你来,是有一事想要问你。”他正色说道。
“皇阿玛请问,儿臣自不敢欺君。”我低着眉目退后一些说道。
他见此动作,似乎又有些气恼,说道:“太子在苏州之事想必你也清楚,临行之前朕曾委派苏州知府督办此案,刑部直接审理,而今已经有了眉目了。”
闻此我有些不明所以,这等事情与我毫无关系,如今特地召我入宫,难道是为了向我宣示结果么?
他不顾我满面疑惑,继续说道:“此事与胤礽无关,乃是那些妄为之徒听闻太子到了苏州,便想着暗中巴结权贵,胤礽只是失察之过,并不知晓此些人物乃是违法之徒。”
他虽面上沉和,但所说语句却全然没了底气,我亦无意要拂逆了他的意思,恭身说道:“那误会一场了,此事知者甚少,皇阿玛也不必张扬了,芳华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在外乱作宣传,扰了太子名声的。”
他由衷的笑了笑,却也带着几分尴尬,顿时才了然了起来,那日南巡,知道此次拐卖风波之人,怕都被他召进宫内,逐个嘱咐过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康熙这个远站山端的父亲,已经诠释无疑了。
但他的爱子,与他的距离,又何止一方山头。风犹不及的距离,如何体味得到康熙对他的溺爱。
他怕是平生第一次做这等事情,虽然不得不做,却也实在是恼的厉害。
我识趣的说道:“皇阿玛,如若没有其他的嘱咐,恕儿臣告退了!”
他疲惫的点了点头,我方转身,却听他忽然唤道:“心儿!”,只听他言语间满是沮丧,说道:“如若摒弃所有纷争,所有立场,你觉得朕这么做,对么?”
我转身望他,说道:“皇阿玛对太子的良苦用心,任我这宵小女子都看在眼里了,与您血肉相连的儿子,自然也会懂得感恩的。皇阿玛,您没错。”说罢便转身退了出去。
我想此刻他的脸上,定是挂着笑容的。
但我若不在他心里种下喜悦的种子,又怎能让他期盼树儿开花结果呢?待自己亲尝果子时候,便是他幡然醒悟之事,胤礽此人,又怎会懂得感恩。
不仅如此,叶婉华只有半年的命了,我瞧着她积弱的身子,也撑不过今年冬天了,不管是与非,对与错,不管她双亲是由谁所杀,我都要将此线牵至胤礽身上!既能解了叶婉华的心结,释了四爷的嫌疑,又可借助此事在康熙背上摆上最后一根稻草!
即便康熙四十七年,废黜太子仅是一个过场,最终又再复立了,但若无我的苦心揭露,也不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此废黜,永不复立。
我虽知历史无我,却并不意味着我不能为了推动历史,为了雪我耻辱,穷尽心力!
出宫后径直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祸水妖妃】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四章:千秋2〗地址https://wap.xbqg99.net/543/54306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