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施公论儒,史书一笔(1/4)
肖岚在边境坐镇多年,自然知道老巢的重要性,这次他决意出兵,捉住机会击破了左贤王部,但在起兵的时候,还是做了后手筹备。
当时,他雄师开拔两日,与其他军镇的信件就发了出往,不管其他军镇的态度为何,多少算是通了气。
实际上,由于左贤王逝世的忽然,肖岚由于信任邱言的断定,再加上自身的推断,才有了出兵之举。
所以,这出兵的消息传到四周军镇时,哪怕是与他颇为密切的安阳侯庞义,也是大吃一惊,感到此举不可取。
这就似乎是后代安稳之时,一个将军忽然发布要攻打某个强横的敌国一般,不只是毫无征兆,更大的可能是难以取胜,反受其祸。
接到信后,四周的安德军、昭德军、保义军、忠义军、定难军等节度使,第一时间就回信反对,让肖岚不要轻举妄动,惋惜等他们的信件到来,定昌军已然开拔。
不过,人固然离开,可为了防止被敌人抄了后路,又要预防敌军布下陷阱,肖岚还是在城还是留了一支兵马,由杨众统领。
如此一来,情势分明。
肖岚之所以通报其他军镇,不是指看他们能够联同进军,这次急袭,要的就是转进如风,若兵马太多,反而要成累赘,光后勤补给压力和协同指挥的分属,就要闹出风波。
肖岚的通报,一来是告诉友军自己的行迹,这样在被人急袭老巢时,才干有个照顾,并且分担风险,这二来,就涉及到战功分配了,吃独食固然好。可毕竟自尽于同寅,所以先行通报,旁人不往也怨不得他,等有了功劳,寥寥几笔也能卖个人情——
这左贤王部被击溃的功劳,是不可能被未出兵之人分润多少的,稳赚不赔。
就算是武将,能做到一方节度使的地位,很少是一根筋的勇战之人,多数深谙官场规矩。知道进退腾挪,毕竟这官场看的,并不是一时胜败。
听着杨众的诉说,施公很快明确了肖岚的打算,点了点头:“肖岚这小还算精明,没有被大好局面冲昏了头脑,看来他所谓的追杀溃兵,很可能也开释的烟雾,为的就是争取退兵时间。你说他没有带多少补给?这手有点求险了,所以不能久战,选的都是骑兵,已经往了几日。回收应当就在今明。”
众人都已从车高低来,一队马车被一修士收拢袖,看的边上兵卒目瞪口呆,却也没人往解释。
能看得出来。杨众对施公很是敬佩,但这一路上却表现的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先容前后之事。很多话都是点到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道果】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九十九章 施公论儒,史书一笔〗地址https://wap.xbqg99.net/6/697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