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天下大势(2/4)

大悟的神情,拱手道:“谢总管大人提点。”

“算不得什么,是你自己聪明。”刘元细声细语的像个娘们似的。说起来即便同样是太监,语气作态也不一样。像拓跋烈身边的岳总管,大概是平日里跟随行军打仗,出生入死的缘故,虽是太监,但举手投足间透露出阳刚之气,和真正的爷们没什么区别。但眼前之人就不一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像个女人似的,让人看着觉得有些阴冷。

回答了拓跋烈的问题,刘元坐回马车,当先去了:“老奴先行告辞了。”

“恭送总管大人。”拓跋烈就这样保持原来的姿势站在原地,直到马车消失在视线的尽头,才终于放松了一些,折回房间。这十天里,他们一行便在这酒楼中居住,兴王拓跋钧命手下将整栋酒楼清空,专为他们服务。

“这个刘总管看起来来头不小?”沈飞不愿向皇旨下跪,一直藏在暗处。

拓跋烈关上房门,道:“父皇身边有三位近臣,一个是负责处理国家大事的左丞相拓跋子初;一个是负责统领禁卫军的东方长青;还有一个,是负责皇帝生活琐事的大太监刘易,刘元是刘易的干儿子,年不过四十,已担任内务部副总管的职务,是最有可能继承刘易职务的人,为人尖酸刻薄,贪钱无度,经常为了一己私欲给朝中大臣穿小鞋,为了讨好他,大臣们与他会面的时候都称呼其为总管大人,省去副字,并且一定要备足银两堵他的嘴。”

“越是小人,越不能得罪,殿下这样做是对的。”沈飞点点头,赞扬殿下对刘元的亲近态度非常正确。

拓跋烈道:“刘元这个人虽然贪财,但也办事,比较能揣摩陛下的心思,与他交好咱们并不吃亏,他刚才说的就点醒了本王。”

“殿下可否直言?”

“本王刚才问刘元,现下押送的犯人已经死了,前往帝都的路上是应该继续让千人军陪同呢,还是不应该呢。刘元回答:一切都按照父皇的意思办。”

“殿下的理解是?”

“前往帝都的路上,非但必须让千人军跟随,而且犯人也照常押送,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亦或前来营救同伙的时候一起陪葬的。”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刘元是有必要交往的。”

“是啊,要说最理解父皇心意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自从人国有了太监的制度,人国的皇帝从小到大便都离不开这些不健全者的陪同,对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太监们因为终生只能侍奉一个主子,所以也对皇帝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