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幕起(2/6)


这项措施几十年执行下来,效果还是有的,只是还没有彻底完成。

现在的西南,是土司和官府共同治理,在某些方面。官府的影响力已经压过了土司,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汉化也十分深远。

然而,在更偏远的广大山林里,土司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那些土司和头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统治的地位和权势,甚至鼓励、撺掇归流的百姓们再次弃田回归山林。

过去几十年里,也确实不时发生许多归流的百姓重新上山的事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也简单,只有八个字,‘苛捐杂税,擅兴徭役’。

想想也能理解,农户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好容易有了收成,绝大多数却被官府给收走了,剩下的粮食连糊口都不够。/

吃不饱肚子也就罢了,最可怕的是,每年还要去服徭役。

什么修缮城墙,挖护城河,通沟渠,铺路修桥……这可是没有机械电力的古代啊,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要人力进行。

城墙、路桥所需的石板,全都要人肩挑手提、一步步的运送过来妻居一品,首席的专属恋人。

一段长城不知埋葬了多少个杞梁(传说中孟姜女的老公),每年官府征发的徭役也是艰苦异常,受伤、生病乃至累死根本不稀奇。

为了躲避徭役,有的百姓甚至不惜自残。

宁肯硬生生把自己的腿摔断、胳膊打折,也不愿去服徭役,足见这徭役的可怕程度。

面对如此严苛的税和徭役,平地的百姓只能含着血泪忍了,可对于山民出身的夷人来说,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一个字——逃!

喵了个咪的,咱不干了,田不种了,重新跑回山里当山民去。

苦,作山民自然很苦,可总好过丢命强啊。

一边有官府的捐税和徭役,一边又有土司、头人的撺掇,弃田上山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在乌蒙,还要加上一条,匪患和鞑子乱兵四处流窜,百姓生活更加不易。

与其在平地提心吊胆的生活,还不如回山上咧。

山民们逃得欢快,可对于官府来说,却是凭空少了许多纳税人和苦力,治下的人口也少了许多。

来年上官考核政绩的时候,更是妥妥的一个‘差评’啊!

齐谨之荡平了山匪和乱兵,析出了大批的隐田、隐户,重新获得了百姓们的信服与爱戴,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劝说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罗春】最新更新章节〖第132章幕起〗地址https://wap.xbqg99.net/7/710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