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参悟玄功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太玄经。

李太白这《太玄经》简简单单的二十四句诗句,却是隐藏着武道无上绝学,只是《太玄经》太过深奥繁复,不是寻常之人能够参悟的。《太玄经》虽也有文字阐述,但文字却是有害无利的。韩非之所以觉得《太玄经》不如《长生诀》,除了感觉李太白不如仙人广成子之外,还因为《太玄经》只能参悟一次,不如《长生诀》一般可以传承千年,不限参悟的次数。

在韩非看来,《太玄经》与《十强武道》一样,都仅仅能参悟一次,这一点还不如少林的达摩洞与武当的龟蛇山,达摩洞乃是达摩坐化飞升之地,其留下的佛法禅意,更加让人参悟武道。而武当的龟蛇山,风云汇聚,灵气交汇之所,更是悟道的仙天洞府,张三丰真人就是再此悟到【真武七截阵】。当然,《太玄经》与《十强武道》都有图像流传,而达摩洞与龟蛇山毫无一物,仅仅灵气充足,是严格来说,其实不算武学之列。

下船登上侠客岛,岛上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远处,百花盛开,招蜂引蝶,山林间野兔奔跑,飞鸟嬉闹,真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难怪当年李太白前辈会选择在这个岛屿突破飞升。

此时,岸上两位白苍苍的老者前来迎接众人,正是龙木岛主。似乎早已得知此次前来参悟《太玄经》之人不同以往,两位岛主也不敢怠慢,很是和气,既没有盛气凌人,也没有屈膝谄媚,十分自然,一派宗师风范。

其中一位青衣老者道:“诸位能前来侠客岛,蓬荜生辉。诸位远道而来,想必已经有些疲劳,可先去厢房稍作休息,明日老夫再设宴恭候诸位。”

众人十余日的海上生活,早已百无聊赖,身困体乏,只想好好休息一回,便不再客气。随岛上下人下去休息。

经过一晚的休息,众人已经精神抖擞,此时只想前往洞府一观无上秘籍。不过却被告知岛主有请,众人来到大厅,相互问候几句。这时,两位岛主已经到来,一人道:“诸位不必着急,请先用膳,过后老朽再带诸位前往洞府。”于是命人给大伙端上一碗腊字记载的穴位图。一连三天,韩非没有去看文字,而是将所有的图谱牢记心中,并让石破天同样不用看文字,仅记图谱,便开始闭目参悟《太玄经》。

石壁上的图谱一幅幅在脑海中自然涌出,韩非手脚并用,手舞足蹈,一气呵成的一一使了出来,其时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剑。身体内,内息汹涌澎湃,顷刻间冲破了七八个窒滞之处,竟如一条大川般急流动起来,自丹田而至头顶,自头顶又至丹田,越流越快。一呼一吸,韩非仿佛身融天地,呼吸与天地之间的节奏互相迎合,澄心净虑,抱元守一,若是有人注意到韩非的情况,肯定惊呼“顿悟”。

顿悟不同于“身融天地”,也不同于“天人合一”,顿悟的境界,比这二者更加难以体会。大宗师可以“天人合一”,但大宗师终其一生也不一定能体会到顿悟。根据每一个人的资质,顿悟时间的长短,得到的好处也不一样。有人因为顿悟实力大进,也有人不明不白忽然进入这个意境,时间极短,得到的好处自然微乎其微。

韩非此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状况,此刻的他,正沉醉在脑海里无穷无尽的招式之中,沉迷于李太白前辈留下的无上剑意之中。随着韩非的不断参悟,手脚按照脑海里的招式施展开来,修为一涨再涨,从太清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即将圆满的时候,韩非双眼一睁,忽然醒来了。急忙控制住心法的运转,不再让其突破。韩非暗道一声可惜。可惜的是自己不知不觉竟然进入顿悟的意境,而时间太短。但韩非也有些庆幸,虽然顿悟之时,修为的突破不会留下任何隐患,但毕竟不如自己修来那般稳固雄浑,若是一直突破下去,恐怕会得不偿失。

身旁的石破天同样因为韩非的提醒,牢记图谱,参研图谱中的武功招式,拳掌挥舞,虎虎生风,身法轻灵飘逸,显然获益匪浅。不过相对原著之时石破天内力深厚,境界高深,此时的石破天就太弱了。即使有韩非的提醒,得到的好处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但有了不亚于《太玄经》的《极情心诀》,石破天并没有吃亏。只能说一啄一饮,莫非前定。人生就在得失之间。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才是武帝】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二章参悟玄功〗地址https://wap.xbqg99.net/77/773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