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三十年前(1/4)

古往今来,还是数盗墓这个行当最为神秘,自伍子胥掘开楚王墓鞭尸三百开始,围绕着这个手艺活的各类奇闻异谈便不胜枚举。千百年来,盗墓,这个隐藏在黑暗里的手艺活方兴未艾。发展至今,不仅出现了官掘民盗俩波大的分支,民间甚至还分起了派系类别,涌现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行里规矩及各家手段来,如拜祖师爷、喝盟誓酒、记行规学手艺、三要三不要,俩进三不进等等,分得那叫一个严密详细。今天要说的这个事儿呢,则是发生在距今三十多年前的殷谷,一伙六人组成的盗墓贼涉险入谷盗墓的故事。话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在勐海县打洛镇靠近小勐拉附近有片山谷,谷中地质奇特,土壤腥红,当地土家人把那地方称之为“殷”。殷谷被方圆百里的原始森林所拢绕,千百年来三方不问,人畜不近,又加上位置略尴尬,刚好横跨中缅俩国,可算得上是片地地道道神秘的区域。传言那是个正值深秋的静谧深夜,冒险进谷的这几人全都身着清一色的灰衣灰裤,腰缠黑色亚麻束腰带,脚蹬深色棉底鞋——皆是一等一的夜行装扮加身。饶是人多势众,这支队伍倒也显得有条不紊,在幽静的山谷里一路躦行,戴月披星竟没发出任何声响,月光透过其头顶的重枝繁叶打落在他们脸上,裹在厚厚缠布下的面容不可尽窥,只有六双阴冷漠然但却闪着湛湛幽光的双眼在林间忽隐忽现。忽地,行在队伍最前端打头的彪型大汉蓦地骤然收止脚步,背后其余众人的行动几乎在领头大汉打出手势的眨眼间也都如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般嘎然而止。林中的空气似乎也一同静止。只见这队人马收住脚步后便以那打头大汉为中心,无声息地围成了个人圈,全都猫低了身子,单膝蹲跪在林间的枯枝朽叶上,沉默有序,俨然一副如临大敌的阵势。“到了?”队伍里有个矮人一头的蒙面汉子压低嗓音问了一句,为首的大汉没有作答,只是从腰间的布袋里摸出一捆卷宗,在腿上缓缓铺将开来,仔细凝视半晌,而后又抬眼瞅瞅面前不远处,无声地轻轻叩了叩头,这便是回答了那矮个子的问询。随着首领这一轻叩首,周遭众人似乎有些小骚动,但旋即又静了下来。“把招子放亮,把家伙操起来,准备干活。”随着首领这声低沉似嗓子眼发出来的指令,一行人便从随身布袋里摸出各样器具操在手里,有镐有铲,这架势,明眼人一看便能猜到——这是一伙翻肉粽的行家里手。所谓“翻肉粽”,其实也就是盗墓,这是南方的说法,南方也把这类人称之为“肉粽客”;而在河南、苏北等地,盗墓者则把这活计称之为“刨红薯”,相对应的还有“翻咸鱼”等,至于“倒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肉粽客】最新更新章节〖引子:三十年前〗地址https://wap.xbqg99.net/87/87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