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7节深谋远虑赵家兄弟(3/5)

烈得多的卫国激情、荣誉感和战斗勇气的大量西北人,海外政权有了更强大稳固的民众基础,南北两军也有了能战的铁骨。沧赵集团需要更多的西北人支撑强国脊梁,间接回报西北人民为大汉民族这么多年付出的巨大牺牲,战略目标也是在统一后要大量空置西北地区,让其自然恢复生态环境。计划要继续大量吸引走西北人移民。如今,沧州却是落在郑居中领导的一伙腐烂军官军痞的监视控制下,不方便大量移民。赵公廉通过军队扮马贼入辽国抢掠。光明正大地加强了和沧北其它三军州的主管和骨干将领的利益联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利害关系后,终于收服了这三个军州,为移民撕开了沧北的通道。沧赵集团在各地的势力又转而宣传沧北的好处。但,下面的众多官吏不是沧赵集团的人。赵侯爷在这也没有老家赵庄在当地的根基和影响控制力,无法象在沧州那样把这些官吏大量换成自己人。大量移民难以瞒天过海。为掩饰人口流动中大量外来人口消失,军民共建的大型连锁客栈就出现了。通过这一手,赵侯爷巧妙地把当地军政官吏、乡间有钱的有力的等方方面面的势力串起来和军队拧成一股绳,共享边关开放形成的巨大人员流动商业兴隆带来的可观好处。也自然而然形成共同维护沧北四军州拥护州府领导的局面。利国利己的事,谁会不拥护?哪怕是和朝中权贵勾结,暗中对抗赵公廉的当地官员也不会在这事上搞事断自己的财路。开放形成的巨大流动人口很快就麻痹搞蒙了当地人的神经。利益吸引了当地‘有闲人’的注意力。四军州又不断地搞调军、整军、栽军、补入民间招收的好汉,军队往来不断。进一步弄混局面。神机军师主持的分散截留移民走的人口也就没人能觉察。每天大量人口人来人往的,谁知道外来者去哪了?谁会注意?离开了,很正常。不离开。留下了,可能与当地人争利。那当地人反而不乐意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有心注意。也摸不着头脑,抓不着头绪。想抓,你也得有那个势力。如此整个沧北形成了一个比沧州更巨大更隐秘的移民通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赵公廉主政沧州的几年,把依朝廷政策栽撤的厢军留下亲信将领和骨干,其余人悄然移民了,又不断整军,名正言顺地把不堪用不一心的将领调到边关锻炼其实是变相整死,提拔追随者,只剩下石符练等少数不一心也不能随便弄死的高级军官,牢牢控制收服了军心,等朝廷支持赵公廉离开沧州老家,批准沧州军和清州军等额换防,又把团结凝聚在自己身边的禁军全部带走,其家族也在郑居中到来前全部从沧州移民走。剩下无法整治收服的禁军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