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9节头痛的哥俩,下(2/5)

良的传统,自己死后见到老伴有交待,也是让长孙能活得平安,活得长久些,能落得善终的唯一方式。孙子也就是对皇位没丝毫兴趣,否则争起来,长孙没有任何胜算。在远超常人的能力、威望和既定了谁也挡不住的滚滚大势面前,政治手段只是细枝末节。长孙再精通政治,再有手腕,想和孙子争权,也只有一个下场——头破血流,后悔莫及。老奶奶严重偏心眼,心志坚硬,但做不出帮一个孙子害另一个孙子的恶事来。这严重违背了她一生信守的做人原则。这种恶事别做了,就是仅仅想想,老奶奶也会觉得自己把自己一生的努力否定了。尽早掐断两孙子反目成仇的可能,才是唯一上策。赵公廉知道老实招了弟弟的真正行踪会惹得祖母和母亲不快,但没想到祖母和母亲会这么大反应,更没想到一向拿他当眼珠子一样疼爱的祖母在这几眨眼间起了那么多心思。他一看两位长辈动怒,什么政治天才,钢铁好汉都不用了,扑通就跪了。可没等他解释安慰,就猛然听到祖母怒喝一声:“浑帐东西。”赵公廉偷眼看看祖母,发现祖母喝骂的正是他,不禁郁闷委屈地想:“我怎么就成浑帐了?”但他没有辩解,询问都没有。他很了解祖母的脾气,清楚这时候不能话,老实跪那听训。再者,老人吗,得对也好错也好,你都得让她发完了脾气,泄了怒火才好。无论是为了孝道,还是为了老人的健康,都得这么做。赵公廉垂头等着挨骂,却没听到祖母继续发怒,只听到呼呼的急促喘息声,不禁担心地抬头瞧瞧,看到祖母瞪眼瞅着他,眼神复杂难懂,祖母的贴身大丫环正忙着抚背给老太太顺气。老太太咋发这么大火?在赵公廉的印象里,祖母有时候是很严厉,但他长这么大,还从未真受过严厉训斥,也从未见过祖母如此恼怒。(收拾襁褓中的赵岳那次,赵公廉不在家,没见识到老太太的可怕)他到底聪慧过人,又极了解祖母,转眼就猜到了原因,不禁苦笑。他很想委屈地对祖母:孙儿是您老人家一手教导出来的,岂会做出兄弟相残有违人伦这等败坏家风的恶事?弟弟去燕京收拾崔家,当初我也不赞同的。太冒险了。可我那弟弟是听劝的人吗?这世上除了我娘,谁能改变他的决定阻止他想干的事?俺真是冤枉啊!自从赵岳走后,这些日子以来,他也是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弟弟出了意外折在了辽国。但现在不能这么解释,也不是这个的时候。他赶紧道:“祖母、娘,都是孩儿不好,你们万不要动怒伤了身子。我弟弟绝对没事,已经从燕京开始返回,从那到清州也没多远,相信不用几日就能到家。孩儿也有详备安排。”这么一,果然祖母和母亲都舒口气,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