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04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5)

头。这老倌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对朝廷的冷酷无情和黑暗,你没吃够苦头,还没寒心咋的?这时候周川的两儿子却怒了,急眼了,对父亲抱怨起来。父亲忠心耿耿几十年,做了那么大的贡献,结果呢,得到了什么?罪官一样发配岭南。说是做官统治一个大州,实则是让我们全家去送死啊。两袖清风为官一场,一纸调令气得吐血病倒了,辛苦几十年积下的病根一齐发作,虽不是绝症,但想治好调养好,需要花费的钱数额巨大。家中那点积蓄是靠正经待遇,靠母亲勤俭持家有方,靠全家省吃俭用才攒下的,那点钱够干什么?用于治病,全家就得喝西北风去。全家想有住有吃,就不能用于治病调养,难道看着父亲死?你知道母亲在那段时间里心里多痛苦煎熬?若不是皇甫雄也调回府城,府军没处安排,诸将排挤,堂堂矿场副将猛将只落得个领着从矿场踢回来侥幸没赶回家自谋生路的少数官兵做了区区城门官差使,却弄房子和我们住一起,消去了我们房钱的窘迫并关照着我们,若不是王将主和马元将军他们念着旧情,暗中不时接济我们,我们全家早流落大街当乞丐了,父亲还想有今日康复的身体全家有吃喝?这时代可没有退休金、医保、福利分房。当官退休,若是有爵位还能领点政府待遇,没有就得吃老本自谋生路,所以千里当官只为财,一任清知府也要弄到十万雪花银,并早早在老家购田盖房子帮助族人发达起来,以备退休生活。官僚整体贪腐是必然。王碾、马元他们周济周川,一方面是敬重老总管,有交情,一方面是有能力。走私,他们都发了大财,不差钱。能顺利用矿场官船走私,有周川默许甚至变相支持的重要原因,以前给份子钱,老倌不收,接济也算补上了份子钱。当然,也可以说是封口费。有王碾这个将主在盯着,马元他们不可能为避免走私秘密泄露而把周川一家直接杀人灭口,说实在的也不忍心。这时期的马元他们还是忌惮国法约束的军官或是信守好汉原则的庄主之类的,良知有效,对周川这样的好人实难下毒手。况且,别看周川被朝廷无情抛弃了,但若是满门惨死出事,却必定会引起朝廷关注,仅仅为疑心矿场有秘密也必会严加调查。参与人数众多的走私,哪经得起朝廷严查?重要的是,他们极了解老倌的人品,确信老倌不会为私心出卖他们。也难怪周川两儿子急眼顶撞父亲。他们兄弟都是读书的料子,有科举中进士当士大夫眼中的正经官的希望,但都屈从了父亲的意志,跟着父亲学了勘探与采矿本事,全家跟着周川工作地的调动改变不断流浪在全国各地的荒野山川,哥俩很小就跟着父亲钻山学本事,好吧孝顺听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