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1节愤怒的中二青年(4/5)

一个将领落马毙命,证明宿大爷箭法确实是有真本事,不是平常瞎吹的。但宿义并不欣慰。瞅不见王庆绪在前队马丛中的身影,显然这厮是怕在马上招眼容易被暗算已经滚下马借马身躲藏了。宿义扫一眼找不到目标,心头火更盛。麻了隔壁,射不死你岂不是在弟兄们面前证明本大爷箭法不行么?小样的,下马躲着就能逃过本大爷之手?用箭不行,宿大爷过去收拾你。老子不是只会射箭,戟刀也厉害。中二青年豪强大少爷的脾气发作,他收弓一把摘了草帽伪装,扯下防碍行动的身上野草伪装,抄起身边戟刀,从树后现身狂奔向林间道,要独身闯敌军前锋。埋伏在他身边的七八个亲兵一看老大冲出去了,都一边摇头暗叹自己这主子有时候真是那什么,一边紧跟着冲了上去。宿义开弓动手就是信号。埋伏的其他弟兄立即或弓或弩一齐射击早盯好的目标,第一波打击专杀马上军官。只要消灭了主要将领,就梁山周围的官兵这尿性,没了主心骨监管督战,被乱箭杀得惊恐慌乱,不用多久必定溃逃。独龙岗将士平常守庄,负责向梁山押送自产的粮食蔬菜之类的,只在农忙时参加劳作,其它大把时间都在习武训练备战。帝**从创立起就着重强调要把敌人尽可能消灭在进攻路上,避免近战肉搏造成大量死伤。从无数流民百姓中专门挑选积累出来的独龙岗一千将士自然在加强搏击能力时,更注重自身的弓弩射击能力,练的时间不短了,参加伏击的又是专门挑的更擅长射箭的,可以说都有两下子,没百步穿杨射术也有快速射中移动目标的一定能力,但为了更把握地一举消灭马上军官,这是此战的致命关键,都是几个瞄准一个,一齐开火总能射不死也伤得让他丧失厮杀指挥能力。当然,骑马军官本来就少,又队伍跑散了,前后拉得老长,进入伏击地的官兵只是一部分,骑马军官更少,梁山将士们射击范围内的军官目标有限,也不可能一人一个目标。一轮偷袭,中伏击的官兵将领倒霉了,有权,不用象卒子只能凭11路赶路狼狈受累,在马上威风舒服着呵斥催促部下加劲却猛然看到死神冲自己微笑,被打个措手不及,即使听到宿义的弓弦响有所防范也瞬间身中数量不一的数箭,没死也伤不轻。伏兵射空了马上将领立即转射眼前的穿官服的步行军官,没目标的就射官兵。原东昌府的下级军官不少的留在了本府继续任职,其中也不乏为人正直爱国敢战的,军营糜烂,好人难当,混得不好,受气窝囊,本地的家人也未必生活得如意,多是贫贱的,但仍坚持忠心大宋,没随时代大流背叛宋朝带着家人转投海盗谋新生。这种内地军官,在北宋末极少,但此来的官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