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逮着之央求媒婆(1/2)
汤三娃听了天佑给他出的全部主意后,当晚躺在董耀祖堡墙的炮台上,高兴地傻笑了一整夜。
啥叫脑子?人家天佑的脑子,才叫人脑子呢!自己这脑子,真是个猪脑子,甚至连猪脑子都不如,就好比一块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为花钱这事儿,自己愁地是几宿未眠,眉眼不展,前心贴了后心。
可人家天佑轻轻一点拨,顿时就让自己心中云开雾散,好不舒坦。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呐。怪不得人家天佑家里的光阴,过得一天赛过一天!还不能不佩服,人家的脑子,就是比咱的强哇!
当然,汤三娃的心思,并不在自己的脑子到底是人脑子还是猪脑子上面,而是完全沉浸在明媒正娶秀蝶的兴奋之中了。
为了保证把他与秀蝶的亲事儿说好做成,那天天佑还给汤三娃出主意说,由他替三娃去央求存德婆娘王李氏亲自出马,到时候天佑还要一起陪着她,去白家庄给三娃做大媒。
听了这话,当时就把汤三娃给乐疯了。他大吼一声道:“好你个天佑,做事真是爽快。你把我三娃当人看呢!”
存德婆娘王李氏,可是这一道远近闻名的媒婆。经她手做弄的媒妁之约,几乎没有不成的儿女亲事,所以人人尊称她为“王月娘”。王李氏为何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原来,存德前些年凭着自己当阴阳的手艺,经常到外庄里走四处,替人弄一些神道鬼道里的事情。这样一来,他尤其熟知各庄人户的情况。回家之后,存德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婆娘王李氏听。王李氏听得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各庄人户的情况。
庄里庄外的人家,哪家里贫哪家里富;哪家里光阴过得攘欠,哪家里日子过得宽展;哪家里房子新庄廓高瞧着阔气人见人爱,哪家里墙倒了房塌了屋漏了人见人欺;哪家里的小伙子到了找婆娘的岁数,哪家里的大姑娘该到做媒的时候了;甚至连哪家里的驴牛羊春季里要寻羔子,哪家里的母猪婆发情着哼哼唧唧地打圈了,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被王李氏知道地一清二楚。
她手里掌握了这么丰富的信息,给男男女女、老少爷们、大姑娘、俊媳妇配个对儿,还不就如同在猪圈里随便挑选公的、母的俩猪娃子那么简单吗?
这叫啥?用存德的话说,这叫处处留心皆学问,洞明世事好文章!
也许这话说地不太恰当,但这事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王李氏声名鹊起,找她做媒的人家自然不少,她的身价便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对那些过了讨老婆的年龄,到处打问别人家未过门的大姑娘,急地就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打转转的那些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光棍汉,一旦经她手把媒做成了,给她的媒资更加不菲。
所以,现今的王李氏,心里已经开始注重起自己得来的名声来。凡是她觉地双方配对可能性不大的,那冤枉路她能不跑就不去跑了。但凡是她出马去跑的,十之 最终入了洞房。
正因为此,一般人想央求王李氏做媒,王李氏并不一定愿意出马。外人自然不知道王李氏的这个心思。大家所能看见的是,但凡“王月娘”牵了线,谁家的儿女亲事必定要成呢。
现在天佑主动要替三娃央求王李氏,存德和正德的关系一直处地很好,天佑又是庄里各人都很敬佩的人,她王李氏能不给天佑这么个面子吗?这事没有任何疑问。
无怪乎汤三娃听了,当场激动地忘乎所以。他觉得实在无法发泄自己的情绪,便没顾天佑就站在自己身边,对着凤龙河“怪吱呐咽”地乱吼了一通,把天佑家俩正喝水的牛,惊地撒开四蹄就往家里跑。
天佑担心俩牛乱跑,便拍了拍汤三娃的肩膀,说道:“三娃,这事儿咱俩就这么说定了,明后天我就去找我婶婶央求你的亲事,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
汤三娃还未发泄完自己的劲头,连声道:“好好好,天佑你去。我再独自待会儿。”
天佑点了点头,撩开大步追牛去了。
汤三娃见天佑离开,站在杨树林里,又“怪吱呐咽”地好一通乱吼。
……
因为正处伏天之中,骡马圈里散发出的骚臭味,熏得董耀祖饭都咽不下去。第二天,董耀祖安顿汤三娃,彻彻底底收拾一下家里的骡马圈。让他除了把骡马的屎尿打扫干净,另外再担几担干土苫在圈里,把那骚臭味到给压一压。
从清早开始,汤三娃一边干着活,一边怀着妙不可言的心情,有事没事地到天佑家门口转悠一趟,希望见着天佑,尽快知晓天佑从月娘王李氏跟前给自己带回好消息。
离中午还差约莫一个时辰,汤三娃刚把最后一担从圈里铲出的骡子粪担出堡门,就见天佑往堡门跟前走。
汤三娃担着粪担,几步跳下堡门前的石阶,立住身子迎着天佑问道:“天佑,事情咋样了?”
天佑见汤三娃猴急猴急的样子,笑道:“三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急啥嘛!再说这事儿,急也不在这一会会嘛。”
汤三娃也觉得自己真是太心急了,“嘿嘿嘿”地笑了几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凤龙庄】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七章 逮着之央求媒婆〗地址https://wap.xbqg99.net/90/9036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