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学坊之遗传血脉(1/2)

这年凤龙庄夏秋两季地里庄稼的收成,虽没有前几年那样获得大丰收,但与少雨多灾的年辰相比,已经远远超出人们心里的期望了。

由于有了药材的种植经验,天佑去年从董耀祖手里盘回来的帽顶梁上那五垧地里种植的党参和当归,经过全家人的辛勤务劳,取得了比原先更大的收成。下川里花椒树上结出的花椒果,因了杨家回沟那眼清澈泉水的浇灌和夏秋阳光的充分照射,不但枝头茂密旺盛,且个个颗粒饱满皮厚多油,比去年采收的椒果品质更加优异。

药材和花椒采收晾晒干透之后,仍由金锁负责全部拉运到百草堂李德禄那里,经过挑拣整理和打包后,被贩运到巩昌府的药材集市里去了。

今年,王商氏和莲花俩人又轮替着喂养了一头腰身粗壮的黑猪,打算在腊月里宰了全家人好好过个年。王商氏还让一只缠窝鸡孵出了八只小鸡娃,加上去年喂养的四只,家里已经有十二只鸡了。

去年的四只母鸡下了不少蛋。莲花要奶喂两个娃,王商氏把大部分的鸡蛋,打在面汤里煮给莲花喝了,以给她的身体增加营养,一些则煮给撒着野满地奔跑的水珠吃了。

汤没话除了在天佑家务劳地里的庄稼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投入到喂养牛圈里的两只牛身上。白天他操心给俩牛添草喂料饮水,夜里也会按时起夜给俩牛填夜草。那母牛被牵到地里耕地时,汤没话也会让它耕一阵歇一阵,防止喂奶的母牛耕地累着了。

歇息的间歇,汤没话会用那粗糙的双手,细心地为母牛梳理头上、背上和身下的黄牛毛。每当这时,母牛会舒服地“哞哞哞”地欢叫起来,用头轻轻抵在汤没话的前胸膛开始摩挲,表达着它对主人的感激。

那头公牛犊子长大了不少,已经开始撒开腿在牛圈里跑了。当汤没话赶着母牛从地里回来时,它就会伸出扁嘴,摘住母牛的奶.头一顿猛咂。若遇到母牛奶.头上咂不出奶时,这家伙会用头狠狠地撞击母牛的奶.头挤奶。汤没话见了,每每都会忍不住流泪。古人说,娘的心在儿身上,儿的心在石板上,这话说地没错啊。

进入农闲季节后,天佑的心思,便一直在两件事情上打转转。一件是金锁的婚事。去年年底时正德曾提起过一次,当时金锁说要缓一缓,待家里修建以后再说。天佑估计,金锁担心他俩都成家后要各过各的日子,先把家里修建好,将来即使俩人分家,金锁也能够心安。如今家里该修建的地方都修建好了,天佑今年也经常安顿金锁到百草堂那边去帮忙,好让他能够与李月儿经常见面增加感情。

天佑操心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在王姓祠堂边修一座供凤龙庄孩子们读书的学堂。这事正德和姜瀚章都表示赞成,但是若要正式修建,也需要征得董耀祖的同意呐。

上次姜瀚章在天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去找董耀祖说他主持兴办文庙小学堂的事情,恳请董耀祖给予帮助。董耀祖听了之后慨然应诺,丝毫没打推辞,表示兴办学堂的事情他愿意提供支持。

刚好堡子竣工,土工们结清工钱后准备归家,董耀祖给土工们动员说:“姜先生带头修建文庙小学堂,意在普及孩童教育,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大德行。大家都要尽力支持,凡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自己愿意为小学堂的修建捐资十个银元,恳请大家出力。”

土工们听到文庙小学堂由姜瀚章先生牵头修建,纷纷表示愿意利用农闲时间出义工。姜瀚章向在场的土工们深深鞠了三个躬,对大家表示感谢,并一一约定了学堂修建时出工的具体时间。

董耀祖在姜瀚章修建文庙小学堂事情上支持的态度,更加激发了天佑在祠堂边修学堂的信心。

经过深思熟虑后,有一天下午,天佑来到了董耀祖的家里。

与平常一样,董耀祖正坐在客房正中的八仙桌边,心满意足地抽水烟。见天佑进门,他竟然站起身子说:“天佑来了,快请坐。”

天佑问了一声:“董家伯好!”便坐到八仙桌另一边的一张太师椅上。

董耀祖捏着水烟瓶,问道:“侄儿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天佑斟酌了一番,决定打着正德的旗号,给董耀祖说修学堂的事情,免得董耀祖心里对自己另有看法,便说:“董家伯,有件事情,我大大派我来跟你商量一下。还望董家伯能够支持。”

董耀祖说:“有话尽管说,我倡导修庙,我王家哥大力支持。现在王家哥有事情,只要是能支持的,你董家伯我一定全力支持。”

天佑心里很高兴,道:“听我大姐夫说,朝廷正倡导兴办学堂。我大大想着,镇里距离咱这边远,孩子们念书还是不方便,不如大家联起手来,在庄里也修建一所学堂,让孩子们也有个念书的地方。”

董耀祖听了,“咣当当”地抽了一阵水烟,心里既惊讶又感慨。惊讶的是正德一家吃饱肚子才有几天?竟然想到修学堂供孩子们念书的事情上,到底是王老先生遗传的血脉呐。感慨的是,眼见正德家在天佑等几个小辈人的操持下,扩展了田土,修建了房屋,一天天兴旺起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凤龙庄】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学坊之遗传血脉〗地址https://wap.xbqg99.net/90/90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