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1/3)

京西,白马书院。

古朴的书院中,庭外的杨柳吐芽。朗朗的读书声时时而来。

在明伦堂东侧的两间瓦屋中,一名皮肤微黑,身形微胖的少年在山长唐宽的房间中和他交谈着。

这小黑胖子正是张昭的前长随张泰平。

张泰平今年十三岁,在张昭身边的经历,还有去过西北见证过血战,他和书院里十三岁的少年们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兼之“过目不忘”的本事。

纵然此刻被书院里压着还没有下场考试取得任何功名,但他已是书院上下的“宝贝”学生。

是以,他的事情经常要山长唐宽来亲自过问、处理。

唐宽六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坐在书桌后,看着眼前看似普通却很有内涵如同未曾雕琢的璞玉般的少年,道“公业,你真要的要离开书院”

公业,是张泰平到书院后,唐宽给他取的表字。

张泰平顶着唐山长的压力,硬着头皮道“是的。山长,弟子来书院大半年,承蒙教导,感激不尽。只是近日书院中,不少同学对新秦伯口诛笔伐,弟子实难苟同。

弟子与新秦伯同族,曾为其长随,这些言语于弟子而言,分辨不是,不分辨亦不是。因而,深思之下,弟子决定离开书院。

还请山长批准。”

白马书院是京中著名的书院,教学质量之高,堪称北直隶一时之选。但是,这里自去年底就是反对张昭的舆论制造地。

对于白马书院的儒生们而言,什么叫做“儒冠误此生”这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焉能不批判传唱这首歌的张昭

这对张泰平而言,就非常尴尬。他是跟着批评呢还是不跟着批评呢

他曾是张昭的长随、同族,如今在白马书院读书。跟着批评张昭,少不要被人私下里戳脊梁骨。认为他人品不行。

不跟着书院的主流舆论批评,那他就更被同学排斥。

张泰平年纪小,本事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颇受书院先生们的重视。他在同学之中本来就已有些受排斥的。

这本是尖子生的待遇。

如果只是这个程度,他还能躲在书院里读书。但近日以来,京中风传新秦伯张昭失势,已经有同学在逼迫他明确表态。

他深思之后,决定离开白马书院。

唐宽成化二年就中进士,张泰平那点小孩的心思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张泰平这话听着漂亮,其实不然。他在书院这么久,没有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