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25章 大明的希望(2/4)

身为大明朝统治阶层的一员,张延龄看到了太多的阴暗,看到了太多的自私和黑暗。甚至包括了大明朝的皇帝也是那么的不靠谱。也都在自己挖自己的墙角。这让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为了大明朝奉献了自己的骨肉的母亲的巨大牺牲显得多么的不值。

令张延龄感慨的还不止这些。其实冯四海和张延龄并不算太熟,也算不上是个优秀的将领。当初张延龄接手振威营的时候,冯四海还是那个挑战自己威严的刺头。

但是冯四海虽然鲁莽,打仗却从不含糊。他虽然无谋,但是作战却极为勇猛,从不怯战,从不畏敌。他不是良将,但却是个合格的大明朝的战士。

自己和他真正打交道的时间并不多,也并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形。张延龄从未想过他过的如此贫困,住在崇南坊那样的贫民之地。当然这和他的出身不在京城,完全靠着军功被调往京营有关。

京城无根无底无产业,他虽之前是京营把总,但其实一名小小的把总的报酬也并不多。他又为人豪爽,爱和手下士兵喝酒,兵饷倒有一半花在酒上面。剩下的便是也仅够养家糊口了。

一家五口人住在那样的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从未听他说起过,也没见他抱怨过。在当初整肃振威营的时候,也没有查出他侵占兵饷的事情。足见冯四海还是立身很正的。

那也难怪,他有那样一个母亲,自然会从小给了他许多正确的影响。他能够持身为正,也是情理之中。

就在刚才,当张延龄询问冯母和冯家娘子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冯母说,她什么也不要。除了朝廷给的抚恤银子,她拒绝了张延龄私人抚恤的三百两银子。

冯母说,朝廷给的抚恤银子,是儿子用命换来的,是合规矩的,她能收下。但是公爷的银子她不能要。她说,冯四海不能特例,这叫别人家战死的男儿会怎么想,会引起不满。她不能这么做。

冯母倒是提出了她唯一个一个要求,那便是希望让张延龄看看她的孙子冯刚够不够资格去当兵。说这个孩子跟冯四海小时候一样,不爱读书,就爱舞枪弄棒。当兵或许是条出路,不当兵也许将来会走上歪路。

冯母说,冯刚如能成人,那便是她最大的欣慰。同时,子承父业,保家卫国,也是正途。

张延龄当时什么话也没说出来。这般深明大义的妇人,当真是令人感动无地。但是冯刚当兵这件事,张延龄却犹豫了。

冯四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兵,他希望他读书做官。自己若答应了冯母,那岂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