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25章 大明的希望(3/4)

是违背了冯四海的遗愿?冯四海只有一子一女,他的儿子当兵万一再遭遇意外,自己岂能心安。

张延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结果冯母却说,冯四海不是反对自己的儿子当兵,事实上在离开大明之前,冯四海便已经和老夫人和妻子商议着要给冯刚某个出路的事情。冯四海知道儿子读书无望,所以征询家中母亲和妻子的意见,想走一走门路,让冯刚入京营之中当兵。这样,或许能谋个出路。

冯四海还特地在门口平整了场地,备了石锁石锤之类的练习气力的东西,其实就是让冯刚自己锻炼气力身体。他固然希望儿子能读书当官,那是天下父母的期望,他也是一样的。但是冯刚明显不是读书的料,他心里也明白。

张延龄听了这话,这才打消了疑虑。他当即拍板,让冯刚在家准备几日,过几天便来自己手下报到。来张延龄身边当亲卫兵。虽然冯刚年纪还小,但是跑腿牵马这样的事情还是能做的。

让冯刚跟在自己身边当亲卫,自己便可保护这冯家的骨血,也算是张延龄为冯四海能做到的一点事情了。

临行前,冯母和冯四海的妻子还千恩万谢的送出门来,事实上张延龄心中想的是:朝廷该感谢的是她们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大好男儿,送去军中保家卫国,这是何等的大义。

街市上,人潮涌动,繁华太平。张延龄看着这一切,想着冯家人,他的信念更加的坚定了。命运将自己送到这里,自己必须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为大明朝千千万万如冯家人那样的百姓做些什么。让他们的儿子丈夫的血不能白流,让她们对大明朝的忠诚和希望不会落空,不会失望。

即便整个朝廷上下,真正志同道合,真正能够想着为大明振兴而努力的官员并不多,自己也必须要全力以赴。必须要对得住天下的百姓,天下的父母和妻子。

“孟大人。”张延龄打破沉默,沉声开口道。

“卑职在,公爷有何吩咐?”骑行在左侧的孟亮拱手道。

“冯将军的家人,我想请你派人多来照应。冯将军为国捐躯,他的妻女和老母必须要有人照应。不用太打搅,隔三岔五派人来瞧一瞧,买些米面粮食,常用之物送来。朝廷的抚恤有限,这一大家子要活下去,靠那百余两的抚恤银是不够的。”张延龄道。

“卑职明白,卑职会安排好这件事的。”孟亮拱手道。

张延龄道:“不光是冯将军,此次随我出征的将士们阵亡受伤的不少,都需要照应。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这也是我对他们的承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